第690章三谋-《1949: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“炮艇?飞机?老胡你别想得太美,登陆作战,核心还是得看步兵能不能抢滩成功,能不能站住脚。

    船再厉害,它上不了岸,飞机再猛,它炸不完所有地堡,最后啃硬骨头的,还是咱们步兵!”

    “步兵冲锋也得有前提,”一个明显对炮兵有研究的学员拍着桌子站起来,

    “你们看地图,没有舰炮和航空兵事先进行长时间、高强度的火力准备,把滩头的障碍、雷区、明暗火力点犁上几遍,步兵同志们冲上去多少都是送死,这个火力协同的时机和密度,就是关键。”

    “说得轻巧,海上有风浪,天上有云雾,你的炮艇、飞机能保证准时准点赶到?

    步炮协同咱们都搞了多少年才有点模样,现在再加上海军、空军,这电台里得乱成什么样?

    别自己人打到自己人头上!”一个心思缜密的参谋长类型的干部提出了现实的通信指挥难题。

    “还有后勤呢,”又有人加入战团,“陆军吃的、海军用的、空军耗的,完全不一样。

    弹药、油料、药品,怎么通过那么窄的海面送上去?补给线可比在陆地上脆弱多了。”

    争论声、反驳声、附和建议声此起彼伏,将校们仿佛又回到了战火纷飞的指挥所,为了一个战术细节争得面红耳赤。

    有人引用苏军战例,有人结合自己在朝鲜的经验,更有人开始根据有限的信息,大胆推测一江山战役可能采取的具体战术。

    李云龙没有像往常那样大声嚷嚷,他双手抱胸,浓眉紧锁,盯着黑板上的地图,眼神炽热得要烧起来。

    他脑子里飞快地闪过自己当年打县城、拔据点的场景,再对比这“陆海空一起上”的场面,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击感让他既兴奋又感到一丝陌生。

    他猛地一拍大腿,对旁边的丁伟低声:“老丁,这他娘的才是大场面,以前咱们那都是小打小闹!”

    丁伟却没有接话,他手指在桌面上无意识地划动着,低声回应,更像是在自言自语:“打下一江山,大陈岛就门户洞开。

    浙东沿海的棋局彻底活了……这不仅仅是军事仗,背后是政治,是给美国鬼子看的。

    下一步,台海的方向……”他的思维,已经跃出了战术细节,飞向了更宏大的战略格局。
    第(1/3)页